在全球化與電商快速發展的浪潮下,品牌不再受限於國界,企業的知名度與市場能見度也隨之攀升。然而,伴隨而來的卻是智慧財產權被侵權的風險日益加劇。原創品牌常成為「搶註商標」的目標,造成品牌所有人準備進軍其他地區時,喪失商標在當地市場的使用權與競爭力。近期,泰國智慧財產局透過主動出擊的「商標監測」計畫,成功攔截多起未經授權的海外商標註冊申請。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了解泰國智財權如何守護本土品牌、有效對抗跨境商標搶註!

 

案件事實

       泰國近年來積極扶植文創與出口導向產業,眾多本土品牌在國際市場迅速走紅。然而,隨之而來的,是商標遭搶註的風險,為保護自家人在外地的商標權,泰國智慧財產局(Depart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,簡稱DIP)於20253月正式啟動「商標監測」計畫(Trademark Monitor),主動監控東協國家和中國等主要貿易夥伴國在當地的商標申請,至今短短七個月內已成功阻止多起侵權行為。其中,最受矚目的是:泰國動物園的超人氣角色「彈跳豬 (Moo Deng)」商標在中國被他人註冊,以及知名吸入劑品牌「天鵝牌鼻通(Hongthai Brand)」在中國與越南被搶註。不僅如此,泰國上市石化企業IRPC的商標,也被發現遭中國業者未經授權申請註冊。

 

海外侵權態樣與挑戰

       泰國智財局局長阿蒙·薩帕塔威塔姆(นางอรมน ทรัพย์ทวีธรรม)表示,泰國企業面臨的海外侵權型態主要分為兩類:1.他人仿冒泰國品牌的商標,在海外市場銷售競爭產品。2.當地合作夥伴或經銷商搶先註冊泰國品牌商標,導致原品牌業者無法在該國銷售商品。

    這些情況會導致品牌原始所有人無法在該國以原品牌名義銷售,甚至可能遭控侵權,嚴重損害企業國際形象與經濟利益。以彈跳豬為例,其可愛的形象不僅在泰國的社群媒體廣受歡迎,亦在國際上蔚為流行,已逐漸發展為商業IP,若商標遭到搶註,將對授權合作與周邊商品銷售造成直接影響,估計將損失中國市場3億元泰銖商機。而天鵝牌鼻通則是泰國代表性的草本產品,長年外銷中國與東南亞,商標遭仿冒將嚴重影響品牌信賴度與通路穩定性。

 

「商標監測」計畫的制度設計

       
    
為應對這類風險,泰國智財局導入智慧監測系統,主動追蹤東協國家和中國的商標公告。根據各國法規,在公告期間(約6090天,視各國法律而定)內,品牌所有人可提出異議,防止第三人惡意搶註成功,目前已有逾百家泰國企業加入該項計畫。

    泰國智財局在東協國家和中國的商標公告中,一旦發現相似或相同商標註冊,系統即會通知泰國品牌的商標權人,並由智財局法律顧問提供各國異議程序的專業建議。此舉不僅提升了商標保護效率,也大幅減少了後續的法律爭訟風險與成本,增強泰國業者拓展國際市場的信心。

結語

       從本次事件可見,主動式智慧財產管理已成為企業國際化的重要防線,在隨著越來越多品牌邁向國際,智慧財產權的跨境布局將不再是選擇,而是必要策略。雖然我國智財局未提出類似「商標監測」計畫,但業者也可以主動委託商標事務所,提前部署商標註冊與監測機制,敏銳掌握品牌的商標國際動態,這正是守住品牌價值與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所在。

 

參考資料:「今日新聞。泰國出手護品牌!智財局成功阻止中國搶註冊彈跳豬商標」、「台灣英文新聞。中國越南搶註『彈跳豬』、鼻通品牌『鴻泰』商標 泰國成功攔截」、「mudita.thai。泰國商標監測計畫,保住「彈跳豬」3億商機免落入中國手中」

 

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撰寫人:許月娥、王亭文